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业局关于汕头市农田小型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10-01 11:48:05 阅读次数:626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业局关于汕头市农田小型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的通知 (汕府办[2006]11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农业局编制的《汕头市农田小型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业经第五十二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七月五日 汕头市农田小型水利基本建设规划(2006-2010)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和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议案》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办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的决议的通知》(粤府〔2005〕126号)的精神,针对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围内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制订《汕头市农田小型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以推动和加快全市农田小型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效益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我市地处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同时,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耕地资源十分贫缺。全市现有耕地总资源68.65万亩,其中常用耕地58.8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13亩,为全省人均面积0.4亩的35%,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0.8亩警戒线。经过历年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市大型水利设施得到修建和改善。现有山塘水库524宗,总库容33182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8宗,小型水库192宗,塘坝324宗。韩、榕、练三江引水工程17宗。机电排灌站319宗542台,总装机容量32285千瓦。全市排灌渠系8008公里,其中斗毛渠5347公里,占66.8%;涵闸总宗数7052个,农田涵洞 8753个,陂头1672个,农田灌溉水池2357个,机耕路3100公里,便桥6314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9万亩,占耕地总资源的63.6%,旱涝保收面积39.6万亩,占耕地总资源的57.4%。全市高产稳产基本农田33.34万亩,占耕地总资源的48.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得益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后,虽有间断建设,但因投入不足,收效不大,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据各地统计,全市农田排灌渠系老化但仍在使用的达4255公里,其中,斗毛渠2955公里,占69.4%;丧失功能的2103公里,其中,斗毛渠1444公里,占68.7%。受损涵闸3341宗,占总宗数(下同)47%,涵洞淤塞老损4346宗,占50%,陂头老损595个,占36%;农田灌溉水池老损1485个,占63%;机耕路受损2768公里,占89%,病险便桥3329座,占52.7%。影响耕地灌溉面积40多万亩。全市目前还有易旱面积16.9万亩,占24.5%,易涝面积18.5万亩,占26.8%;中低产田面积20.7万亩,占30%。上述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各级党政也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   二、2006-2010年我市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主要任务   (一)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全市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指导思想:以“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结构,增加对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创新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把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发展目标:根据上述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思路,要精心组织和实施对农田排灌渠系的整治,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重点农田围内小型水利排灌渠系的整治工作。   (二)加强农田围内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1、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上述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建设内容的重点:   (1)抓好排灌渠系主体工程的建设。以修扩建农田围内小型水利排灌渠系为重点,改造出入水口,缓和易涝、易旱矛盾。全面进行清障清淤整治,做好老化渠系的改造、维护加固,力争修复全市老化或丧失功能的农田围内斗毛渠4399公里,重点整治全市现有的1444公里丧失功能的农田围内斗毛渠;新建斗毛渠800公里,清理或修复4000宗老化淤塞涵洞,新建2000宗涵洞。逐步实现灌渠防渗石石离 化。   (2)抓好排灌渠道的其他配套和改造。主要修复老损陂头465个,新建50个陂头;修复老损涵闸3300个;修复老化农田灌溉水池1300个,以及一些小型的电灌站建设。   (3)配套建设农田围内机耕道路。要逐步对重点大片区农田主要机耕道路实行基础改造和配套建设,按“路宽、路平、路好”的目标修建、修复和维修维护,完善农田路网,为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生产提供基础保障。计划修复破损机耕路2500公里,同时要修复全市2300座病险便桥,达到方便交通和农田作业安全。   (4)改造中低产田。规划改造面积20.7万亩,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6万亩,再建高产稳产农田15万亩。   2、重点建设区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区县各有侧重地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分级落实项目管理的原则,划分优先整治的三大区域。一是粮食主产区。澄海区的溪南、莲上镇,潮阳区的关埠、西胪、贵屿镇5个万亩高产示范片,澄海区莲下镇上村村、龙湖区外砂镇、潮南区成田镇和南澳县深澳镇4个优质粮生产基地,既是粮食重要产区,又是推广新良种、新技术的先行点,对全市粮食生产起示范带动作用,影响较大,鉴于其中的部分农田围内小型水利设施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优先列为重点整治区域。二是面上关联度大的粮经产区,对其中排灌渠系损坏严重、易旱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的片区,如澄海区上华、隆都、莲下、莲华、盐鸿等镇,由于地形地貌和排灌水线路过长,渠系阻塞或设施建设标准低,沟渠渗漏严重,较易形成内涝或缺水甚至干旱;濠江区河玉围约3000亩的农田和